油罐车在高温季节和高原地区接卸汽油时经常产生鹤管气阻现象,导致罐车下部的油料不能下卸。针对这一问题,分析了鹤管气阻产生的机理,提出了鹤管气阻的几种校核方法。以DN50鹤管为例。如果是用卧罐发油,潜油泵和管道泵都可以做到,但是,用管道泵经常会遇到"气阻"的麻烦,打不出油来直接影响生产,而且管道泵虽便宜但须经常维护,耗电量比潜油泵高出50%,总账算起来并不便宜,而用潜泵2匹即可。 根据分析与研究结果,提出了提高当地大气压力、减小液体的气化压力、降低鹤管油料的流速和鹤管阻力损失等消除鹤管气阻的措施。火车卸油,以DN100鹤管为例,可选用液动或者电动潜油泵。现在市场多见的是液动潜油泵,一年须换2次液压油,每年更换泵轮。由于比电动潜油泵多出一套传动系统,耗电量等于电动潜油泵2倍。国内铁路轻油罐车接卸油品均采用上部卸油法工艺,鹤管虹吸管路通常处于负压工作状态,当管路某一点的剩余压力小于油品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,油品便大量汽化,造成不连续流或断流现象,这就是气阻。